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研决策

学美丽桐庐 思红安发展

时间:2017-04-19 13:43:31  来源:  作者:

   前不久,我们赴浙江省桐庐县学习基层党建和美丽乡村学习考察。4天时间,我们边走边看、边听边学,留不下的是美丽的风景和匆匆的脚步,留下的是内心的震撼和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潇洒桐庐郡,千家起画楼。当美好的画卷展现在面前时,我们为之惊叹。都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带领一群人干事创业,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与“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攻坚克难,久久为功,肯定干不出这番美丽的事业。当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比翼齐飞,美丽环境与美好生活美梦成真时,他们走过的路可谓大道至简,落实为要。
      一、坚持点上示范与面上覆盖并重,突出因地制宜。2012年,桐庐县整合5500多万元资金打造全县10个精品示范村,荻蒲村、阳山畈村的赏花产业经济,环溪村、芦茨村、石舍村结合民俗居民的慢生活体验产业区,都是因地制宜,与产业高密度融合。红安也有很美的风景,天台山的樱花,华缘的花海,七里坪的银杏基地,论资源禀赋,优于桐庐县,只是没有系统开发。
      在今天全域旅游大背景下,我们不妨学习桐庐正确处三个关系,一是全域旅游与全区域旅游的关系。全域旅游不是全区域旅游,是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让旅游产业布局、开发合理、科学、有效,而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二是全产业与全市场的关系。如红安七里坪要建设中国特色小镇,文化、旅游、产业只是标配,生产、生活、生态才是顶配,一二三产业融合匹配,并不是只要结构完整,而在于各出一道菜,共办一桌席;三是全要素与全方位的关系,如旅游名城、名景、名镇、名村、名店的层级关系,要有好景吸引、好路贯通、好业融合、好城休闲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相互联动。
      二、坚持建设农村与经营农村并重,突出群众参与。“千条万条,群众不认可就是白条”。我们所到之处,欣欣向荣,群众收入节节攀升,这是深入挖掘村落的特色、山水禀赋、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使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创收致富新源泉的结果。反观红安,少数干部还不习惯于做细活,不习惯于聆听群众的意见,导致千景一面、千村一面;照搬照套,粗制滥造,搞成了“四不像”,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个性。
      三、坚持历史保护与文化创新并重,突出文化传承。不搞大拆大建,最大限度地保护乡村的历史文明和自然景观,突出土味、乡味和野味,保持鲜明的乡村特色,最值得我们学习。红安有底蕴、有文化、有影响。在桐庐参观,我们没有见到一处国保单位,但省保、市保、县保、民居、祠堂、礼堂等保存完好程度超过了我们的很多国保、省保单位。我们的文化历史还多写在书上、提在口号里,没让它活态传承下来,没有栩栩如生地展面在游客面前,而毫无吸引力。古建筑、古戏台、古礼堂就是历史,就是远方游客心目中的乡愁,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农民活态传承农村风情,让农村更像农村,让蓝天、碧水、青山、绿树、白墙、灰瓦成为广大农村的标配,最终把风景变成“产业”,把“美丽”转化为“生产力”。
      四、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并重,突出党建引领。透过美丽桐庐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坚强的党组织带领各级党员干部,进而带领广大群众大干快上、争先恐后、同心同德、务实重行的缩影,可以借鉴和复制他们的先进经验。对于红安来说,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抓实党建就是最大的生产力,抓强党建就是最强的战斗力和最核心的竞争力。这句话也在桐庐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尽管在经济实力、交通区位、硬件设施等方面,我们与桐庐都存在差距,但思想和理念没有差距,我们的目标区位与桐庐高度契合,桐庐模式就是我们学习的样板。只要我们结合实际加以运用,村美民富、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基层战斗堡垒,将会一个个挺立在红安广袤的红色土地上。 (作者系红安县七里坪镇党委组织委员、统战委员刘波)

Copyright © 2015 黄冈市农办 鄂ICP备1201098号
主办:中共黄冈市委 黄冈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