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农动态 > 县市区农办动态

稻虾共作 粮渔双赢——龙感湖管理区“虾稻共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17-07-26 11:38:51  来源:  作者:

   自2014年开始,龙感湖管理区坚持把小龙虾产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积极推进,稻虾产业呈现规模扩大、效益增长、产销两旺的喜人态势,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
  
    水稻绿色种植与小龙虾科学养殖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渔粮双赢、生态双收,既提高了管理区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升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引领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一、产业现状
  
    (一)生产基地初具规模。龙感湖管理区水资源丰富,地理环境非常适宜连片“稻虾共作”,虾稻产业一年一大变化,三年经历三个阶段性飞跃:2014年为以稻为主套养小龙虾生产“虾稻连作”阶段,生产面积5000余亩,小龙虾产量达到250吨;2015年为“虾稻共作”试验示范阶段,既注重小龙虾标准化养殖,也注重水稻优质化生产,分别在芦柴湖和洋湖发展“虾稻共作”基地面积1.5万余亩,当年小龙虾产量1200吨;2016年为全面推广阶段,在全区范围内全域推广“虾稻共作”模式,已发展到49833亩(占全区耕地面积90%以上),小龙虾产量4485吨。
  
    (二)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在虾稻共作、产业发展中,龙感湖管理区上下形成共识,凝聚合力,把“稻虾共作”作为主导产业,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大力推进。近年来,管理区整合项目资金近3000万元,用于基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虾田环形沟建设标准为5米宽、1.5米深,修建道路并绿化,开挖硬化沟渠,配套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规模均在1万亩左右的基地纵横主干渠分别长达4公里和2公里,基地田块建设标准,沟渠路配套,核心区绿色防控设施健全高效,太阳能杀虫灯110盏。
  
    (三)加工发展势头强劲。管理区虾稻加工发展较快,目前有小龙虾加工企业2家,虾稻米加工企业2家,具有加工能力合作社5家,其中伟望农牧科技集团、天丰粮油等初具品牌效应。伟望公司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伟望”“海蕊”两个湖北省著名商标,虾仁系列产品日加工能力可达100吨。天丰粮油“龙湖天源”“龙湖寿仙”大米产品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日加工精米可达100吨,是全国各大展会金奖产品。
  
    (四)养殖模式科学新颖。管理区对虾稻基地进行全域规划,制定统一的技术流程与生产规范,为虾稻共作、产业标准化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管理区采取“分户种稻,合股养虾”模式,探索出一条规模发展稻虾共生新路。一是将承包面积50亩以下农户进行联户整合,按承包面积入股共同养虾;二是原经营田农户不愿养虾的将面积流转给养虾户;三是原经营田承包户按原承包田块分户种稻。最大限度地利用沟渠空间,减少建设成本投入,提高优质稻生产土地利用率,保证了示范区连片开发和规模化发展。
  
    (五)经济效益明显提升。龙感湖“虾稻共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养殖户养殖积极性高涨。一是投入成本低。模式种养技术简单、投资少、风险小,稻谷收割后的秸秆、稻茬、河草均可作为小龙虾的食物,饲养成本相对较低。按管理区目前种养模式估算,每亩小龙虾和稻米纯收入2890元,比传统麦稻轮作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二是市场销售旺。目前全市共有4个小龙虾交易市场,一季交易量达400万公斤,供不应求,产品畅销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加工深度不够
  
    目前,龙感湖稻虾养殖、加工、生产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能上连市场、下连农户、带动稻虾产业发展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初级加工上,精深加工能力差,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一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虾稻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完善,部分稻田建设标准不统一。二是水稻绿色防控范围覆盖不全,病虫害防控全程机械化生产存在薄弱环节。三是虾苗繁育基地规模不大。苗种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管理区虾苗主要靠自繁自育,虾苗供给不足,加之天然苗种受气候、水位和捕捞强度影响,供应极不稳定。
  
    (三)产区品牌建设不够
  
    在小龙虾品牌建设方面,由于分散经营、重复建设、难成合力,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合作,导致管理区尚无一个有影响力的小龙虾品牌,难以形成像“潜江小龙虾”那样知名的产业品牌;在虾稻米开发上,企业投入力度还不够,还停留在虾稻米商标注册和无公害认证阶段,品牌创建工作进展缓慢。
  
    三、发展方向及近期目标
  
    一要扩大“稻虾共作”规模。全面推广“分户种稻、合股养虾”经营模式,扩大虾稻共作面积至5万亩以上。二要积极创建全省小龙虾示范县(区)。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强“小龙虾专合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三要逐步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工企业,推进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提升产业效益。四要拓宽小龙虾销售渠道。开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小龙虾交易市场,加强小龙虾系列宣传攻势,举办小龙虾节等活动,提升市场影响力。
  
    四、发展对策建议
  
    (一)出台政策扶持,编制发展规划
  
    一是市委市政府完善稻虾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在财税支持、规划用地、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三产融合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二是科学编制稻虾产业发展规划。以规划为引领,统筹全区区域布局、项目资金、要素资源,明确发展定位、目标方向、工作重点,形成“统一发展规划、统一资源配置、统一产业布局、统一开发建设”大格局,带动稻虾产业大发展。
  
    (二)加强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
  
    一是推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突出特色、连片开发”原则,引导农户养殖小龙虾,实现基地连成片,产业聚成堆。加大基地建设力度,以50亩1个田块标准,对虾稻田块进行标准化改造。对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形成循环水,确保稻田用水能够灌得进、排得出。二是推进小龙虾种苗生产基地建设。龙感湖小龙虾产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走苗种培育和规模化养殖一体化之路,建议大力扶持合作社建设苗种生产基地,确保苗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给自足,并实现产业化经营。三是建立标准化稻虾共作示范园区。整合项目资金,因地制宜、统筹布局,建设集生产、科研、教学、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标准示范园,示范带动稻虾产业发展。
  
    (三)加快主体培育,强化技术服务
  
    一是加大市场主体扶持力度。通过为市场主体拓宽融资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推进稻虾市场主体做大做强,真正让“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作用。二是制定“稻虾共作”标准化技术规程。结合管理区实际,聘请虾稻产业相关专家和学者,编制管理区“虾稻共作”标准化技术规程,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撑,实现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提高亩均产出和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积极招商引资,带动产业发展
  
    建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现有资源,引进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现有加工企业扩大生产,着力挖掘小龙虾和虾稻米精深加工,开发具有龙感湖特色的虾稻产业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使管理区在种、养、加一体化生产上形成完整的体系。
  
    (五)加强安全监管,唱响生态品牌
  
    市场竞争,质量是保障。打造品牌,实现标准化生产是未来稻虾产业化的根本出路。建议加强农产品生产质量追溯,小龙虾养殖基地要通过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保证质量过关。积极到工商部门注册商标,打造绿色小龙虾和生态虾稻米知名品牌,实行品牌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作者:尹华中 申婷婷分别为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农艺师,市农技推广中心助理农艺师)

Copyright © 2015 黄冈市农办 鄂ICP备1201098号
主办:中共黄冈市委 黄冈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