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重点工作 > 美丽乡村

紧盯“四美”目标 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2017-07-15 14:58:44  来源:  作者: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实现“村庄美、村民富、村风好”的有效途径。如何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我认为要紧盯“四美”目标做文章。
  第一,环境优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先贤追求的“诗意的栖居”,强调的就是优美的环境。一要科学规划。好的规划,是凝固的艺术、历史的画卷。建设美丽乡村,要坚持规划先行,从实际出发,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村落规划水平和民居设计水平,做成百年规划,千年遗产。规划建设村庄,要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既要保证适用功能,又要彰显地域特色,讲求美观效应。村庄规划要经过规划部门评审,不可各行其是。二要持续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治理环境,整治脏乱差。大力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从垃圾治理抓起,因地制宜,建立和推广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努力消除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秸秆乱烧等现象,深入推进农村改水、改路、改厨、改圈、改厕等工作,引导农民养成科学健康生活方式。三要加强保护。将环境保护贯穿到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保持村庄的自然特色与人文景观,尽量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不改变河道自然流向、不破坏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好村外生态资源和村内现状树木,古树名木要建档、挂牌、重点护理。慎用水泥,池塘四周尽量做成清水石岸、河流实行生态护坡,村庄内部循环小路尽量用石板铺就。处理好村庄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填埋、堆肥或转运集中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实行雨污分流,污水在排入自然水体前,可采取集中式(生物工程)设施或分散式(沼气池、三格化粪池、双层沉淀池)等设施处理。
  第二,产业壮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产业是根本,没有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要提升特色产业。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市场的意识、科技的支撑,以抓大户上规模、抓特色建基地、抓服务建体系、抓龙头促工贸、抓典型带全面为基本路径,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推动农村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坚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板栗、甜柿、茯苓、苍术、金银花五大地理标识产品和罗田特色农产品做文章,实现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和经营结构的优化。二要拓展新兴产业。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传承优秀文化紧密结合,巧借山水、盘活资源、经营村庄、推进发展。正确处理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关系,精准扶贫是当务之急,美丽乡村是精准扶贫的升级版,全域旅游是美丽乡村的高级阶段。当前我县农村面貌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点面结合,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示范县、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县、国家产业融合试点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国字号改革创新试点齐头并进,农村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围绕产业建基地,围绕旅游抓融合,罗家畈村茯苓销售收入达到8000万元,“花银岩贡米”走向批量生产推向市场,燕儿谷观光园成为3A景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三要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要结合精准扶贫和“整县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选优配强村级党支部一班人,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把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强烈意识、开拓和奉献精神,秉公办事,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发挥好战斗堡垒和领头雁作用。结合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股份制改造,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因地制宜,唱地方戏,打优势牌,谋特色路,挖掘农村资源禀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第三,人文淳美。外修生态,内修人文。人文是美丽乡村的内在气质,是避免千村一面、留住乡愁记忆、群众自我教化的必由之路。一要培育优良家风。以弘扬孝德文化为切入点,把家风建设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位置,推动文明家庭建设。广泛开展孝德教育,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二要培育文明乡风。几千年来,淳朴敦厚的乡风备受推崇,孕育了农村敦亲睦邻、融洽祥和的生活氛围。发挥传统文化在农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充分运用村规家训、牌匾楹联、俗语格言等乡风教化资源,让优秀传统鲜活起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广泛发动村民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制定完善乡规民约,彰显正确价值导向,让农民群众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促进移风易俗,养成文明新风尚。三要培育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农民,蕴含着爱国爱乡、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从中提炼出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精华,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的新乡贤文化。从现实情况看,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是农村改革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当地有着较高的威望和影响,要发挥这些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
  第四,社会和美。美丽乡村建设,重在共建共享,以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一要共享资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发展成果共享的具体体现,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统筹布局好村部、卫生室、农家书屋、村史陈列馆、游客接待中心、商业服务网点等公共设施和村民从事体育、休闲与社交活动的文化广场,提高共享水平。加快农村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电子商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为农民群众营造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群众笑意写在脸上、幸福发自内心,有更多的获得感。二要依靠群众。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村民,要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组织他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靠农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当好主力军。同时,政府和党员干部不能袖手旁观,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形成行动方案、政策支持、创建目标、考核奖惩的工作体系,形成创建有方向、干事有目标、落实有责任的体制机制,确保有序推进;党员干部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群众干,干给群众看,形成浓厚的氛围。三要维护稳定。加强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进一步擦亮“法务前沿”“四位一体”便民诉讼等特色工作品牌,在农村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和信访维稳责任制,做好农村信访维稳工作。坚决整治农村黄赌毒、封建迷信、非宗教活动等突出问题,打击黑恶势力和涉农犯罪,激浊扬清,抑恶扬善,切实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作者系罗田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世龙)

Copyright © 2015 黄冈市农办 鄂ICP备1201098号
主办:中共黄冈市委 黄冈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