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重点工作 > 美丽乡村

内外兼修 美不胜收

时间:2017-03-29 15:21:13  来源:  作者:

  宋元丰三年(1080年)的黄州,在世人眼中是“荒僻之地”,贬谪于斯的苏东坡却慧眼独具:“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不仅如此,这位大文豪还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称赞黄州“江山如画”!
   “桑田饱蕴春秋句,沧海横流岁月诗。”937年后的今天,黄州是个什么样儿呢?
   来此出席“纪念苏东坡诞生980周年寿苏会”的苏东坡30世孙苏肇平,今年1月26日驱车黄州区乡间,但见“青砖黛瓦排排立,巷道村路条条通;碧水绕村款款来,房前屋后处处新;广场舞姿翩翩起,邻里和谐声声欢”,他不禁感叹:黄州区美丽乡村建设内外兼修,美不胜收!
  画龙点睛“打底”,描绘“新、独、特”蓝图
   “规划设计是塑造灵魂之举。一个村庄如果没有精致的发展规划,就不可能成为既有深邃内涵又有发展潜力的村庄。”黄州区委书记骆志勇说。
   2015年,黄州区以“内修人文、外修生态”的思路,制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意见,把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和率先在全市“整体脱贫”作为农村发展的两条轴线,统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年,黄州区又出台实施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考评办法和项目清单,将基层党建、文明创建、农村网格管理、“法务前沿”等工作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范围,远谋近施,齐抓共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步入快车道。
   抓住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按照“三年建设、两年提升,试点先行、分批实施”的压茬推进思路,以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功能完善、文化传承、治理创新、文明创建为重点,黄州区与黄冈市推进黄团浠快速通道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规划对接,投入800多万元,编制了“三带两片”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构建起梯次化建设和轴线式推进的空间格局。
   严守“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施工”,黄州区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精准脱贫专项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村庄绿化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规划等紧密衔接起来,着眼打造乡村旅游线和产业开发带,高标准完成10个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绝不能缺少特色。黄州区根据独特的区位优势,融入都市农业、乡村旅游、区域经济、扶贫攻坚等有机结合的新理念,以14个美丽乡村试点村为“点”,以黄团浠快速通道沿线、团黄公路沿线、城东公路(巴河生态休闲旅游带)沿线、陈潭秋故居红色旅游片区、叶路洲生态休闲旅游片区为“线”,以所有行政村为“面”,全景融入,科学处理统一标准和尊重差异的关系,突出民俗特色,融合多元发展要素,充分挖掘产业、民俗、文化及自然资源,依山造景、顺水造势,全域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美丽乡村。
   作为黄冈市区的重要进出口通道和巴河生态经济带的主轴,黄州区2015年投资2.21亿元建成通车的城东公路,于2016年高标准完成了巴河大桥至吕家大湾横堤段4.2公里道路绿化,今年3月启动了其余的17.8公里道路绿化工程,依据沿途乡村特色打造8个景观节点,配以休闲娱乐设施,不久将会“月月有花开、季季有景赏”。
   传承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提升乡村内涵与品位,3个乡镇进行风貌改造:陈策楼镇以青砖黛瓦为主基调,突显红色文化;堵城镇以欧美风情为主基调,突显状元文化、移民文化;陶店乡以徽派建筑为主基调,突显制陶文化。
   紧扣“科学规划布局美、功能配套生活美、产业增收富足美、环境整洁生态美、乡风文明身心美”要求,黄州区选择群众意见最聚焦、建设效果最明显的内容为“点”,以村庄主干道为“线”,辐射带动全村。
   抓点、带线、扩面,点上亮丽、线上出彩、面上洁净。李家湾、王福湾、盂钵桥、陈策楼、雨山寺、李家寨、松杨、望城等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村庄,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魅力乡村”。
   像一幅江南诗画,这里田园是诗,绿水皆画;像一曲娓娓动听的江南名曲,这里天人合一,琴瑟和谐……堵城镇被纳入国家重点镇,陈策楼镇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镇,9个村被分别授予全省“宜居村庄”或“生态示范村”,王福湾村跻身全国文明村行列。
  精笔妙墨“上色”,舒展“洁、净、美”画卷
   东方刚露鱼肚白,陈策楼镇王福塆村3组农民龙贵元就开始挨家挨户收垃圾,打扫塆子里的卫生。
   今年60岁的龙贵元,2012年春被户主投票推选为组里的保洁员后“一年360天与垃圾打交道”。村支书范学军说:“我们村能评为全国文明村,像龙贵元这样的保洁员功不可没。”
   推进市场化长效保洁机制,黄州区成立乡镇保洁公司7个、村保洁队109个,配置保洁员869名,实现“集镇全天候保洁、村庄每天保洁、城乡一体化保洁”,形成“户清扫、组收集、村集中、镇转运、专业填埋”垃圾转运处理模式。
   陈策楼镇先行先试,投入300多万元,引进深圳龙澄高科技环保有限公司,采取PPP模式,在全省乡镇率先实行直收直运、地埋式的垃圾处理方式;陶店乡、黄州火车站开发区不甘落后,也安装地埋式垃圾桶。这一经验,被省住建厅向全省推广。
   以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以水、电、路、房、厕、圈、栏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黄州区深入开展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出口通道脏乱差、房前屋后卫生环境脏乱差、沿路沿河沿湖乱搭乱建五个专项整治,清理“三堆”、实施“三改”、美化“三口”,落实农户门前“三包三无”责任制,全区乡村呈现出干净、整洁、靓丽的新面貌。
   推进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区建设,黄州区构建“住地绿化为中心、道路绿化为骨架、小景点绿化为亮点、周边绿化为屏障”的镇村绿化体系,建起2.3万亩景观苗木花卉基地,集镇园林化、道路林荫化、水系林带化、乡村林果化。启动道仁湖湿地公园建设,完成106国道、江北公路北段、城东公路西段等通道和节点绿化,17个村被评为全省绿色示范乡村,为黄冈赢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锦上添花。
   争创全省水生态文明示范区,黄州区以1江2港4河为输水载体,以24个湖泊为调蓄水体系,实施水环境整治、河湖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水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建起3个污水处理厂。到去年,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阵雨初歇,陶店乡望城村农民徐爱国家门前的池塘清澈得像一面镜子,一群群鲫鱼沿着通向塘中的雨污分流排水沟逆流而上,游到徐家屋檐下嬉戏;塘边的人工湿地上,慈姑、紫芋青翠葱郁,两只蝴蝶穿梭花间……
   “把风景变成产业、把美丽转化成生产力。”区长胡凯说,既要让农村美起来,还要让群众富起来;既要建设,还要发展。黄州区按照“主导提升、多元支撑、融合发展”的思路,
   以产业富民为核心,把建设美丽乡村与经营美丽乡村结合起来。
   在加快林果、水产、菜主导产业扩量提质增效的同时,黄州区紧盯市场需求,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特色种植、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富民产业,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
   路口镇李家寨村发挥城郊接合部优势,以其临近巴河的自然环境,与巴河生态经济休闲带融为一体,塆落里主种银杏,配植紫薇、梅花,呈现“屋在花中、花在屋间”的美景。
   陈策楼镇李家塆村郑家苗木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和土地入股等形式,建设苗木基地500余亩、育苗大棚30余亩,种植红叶石楠、桂花、香樟等树苗等10多种,亩平增收8000余元。
   着眼于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运销、物流信息、农村电商等二三产业,先后培育家庭农场41个、专业大户2046个、专业合作社310个,流转土地4.2万亩,实现了村村有专业合作社、有资金互助协会、有电子商务,把农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凝聚到产业链上。
   历史是乡村的根脉,文化是乡村的灵魂。黄州区依托82处被列为国家、省、市、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遗址遗迹等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历史文化、东坡文化、禅宗文化和旅游、商贸、教育、生态等文化相互融合,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东方园林、千叶湖、杨凌港、地之蓝、春阳、福耕等示范园区,成为武汉城市圈休闲旅游目的地。
   “曲曲层层皆入画,晴晴雨雨总宜人”。黄州区A级以上景区已达9个,各类旅游经营户发展到1100家,从事旅游经营1.2万人,其中农家乐500多家,总投资规模5.4亿元,带动就业5200人。去年全区共接待游客数26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6.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8%和20.5%。
  神工意匠“渲染”,铺开“诗、情、画”美景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两句话,两个关键词,便将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一语道破,那就是“内外兼修”。
   骆志勇说:“没有好的外在环境做基础,农村发展就像空中楼阁;没有好的内在产业做支撑,农村发展举步维艰;没有和谐文明的乡风做指引,美丽乡村建设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就像那句网络流行语说的:“爱,始于颜值。”黄州区采取财政列支专项资金、整合项目和资金、镇村加大投入、市场主体和农民参与等方式筹措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推进城乡一体、公共服务全覆盖,实现了村村通宽带、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公交车、村村通智能广播、村村通平安视频、组组通公路,实现了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美化、信息化、礼貌化。
   “礼貌化”来自既注重外在美的打造,更注重文化内涵的提升与塑造,留住不可复制的文化韵味和乡村美的灵魂。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如同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乡村的气质也需要书香来涵养。2015年4月,黄州区开启“书香黄州”建设,通过建设“书香家庭”、“书香村居”,培养农民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乡村美不美,既要看“颜值”,更要看“气质”。黄州区以“十有”标配模式增“颜值”提“气质”:每个村有一个农家书屋,有一个百姓讲堂,有一个村史馆(村史墙、村史长廊),有一面笑脸墙,有一支志愿服务队伍,有一个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有一个乡村少年乐园,有一个休闲健身广场,有一个文体活动场,有一张阳光村务公开栏。
   持续加大对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开展“星级家庭”、“党员中心户”评选,通过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德,树立起一个个模范标杆,朴素农民身上的正能量被不断传播、不断发扬光大,引发了一段段演绎真善美、弘扬正气和的佳话。
   文化室内的民间绘画班、文化大院里的歌咏队、文化广场上的健身队、庭院剧场里的戏迷班……忙时生产、闲时化身艺术家的农民,在不同的文化阵地上,用轻松愉悦的文艺节目向生活致敬、为家乡祝福。那透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儿,更是他们对今日幸福生活的美好回应。
   陈策楼镇王福湾村成立民情理事会,成员由村民和村干部代表,扶贫驻村干部,以及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致富能人、道德模范等“新乡贤”组成,将禁赌治赌、公益事业、纠纷调解、群众诉求、产业发展等列入议事范围。
   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烈士的故乡陈策楼镇陈策楼村,坚持以红色党建为统领,以绿色发展为先导,以建设陈潭秋故居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为核心,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产业,成为全省首届旅游名村。
   堵城镇刘家塆村吸取儒家文化的精髓,制作家风家训墙、村规民约栏、村干部守则榜,并编纂村史,引导群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堵城镇松杨村突出农民画特色,传承楚剧等传统文化,把农民画做成可观、可学、可购、可授教育的文化产业,以特色文化吸引人……
   如今,行走在黄州农村,整洁雅致的农家院外,沃野纵横,硕果累累;村与村之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宽敞平坦;道路两旁的行道树整齐划一,摇曳多姿;功能齐全的文化广场上映衬着广大群众载歌载舞的身影……
   如果把一个个特色村庄看作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那么,黄州区的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就是由这一颗颗美丽“明珠”组合而成的“灿烂星河”!
   苏肇平来黄州出席“纪念苏东坡诞生980周年寿苏会”时,展示了一幅楹联——何处觅桃源,风过无尘,雨过无痕,且看黄州成仙境;此地藏美景,春来似锦,秋来似画,更喜乡村变花园。

Copyright © 2015 黄冈市农办 鄂ICP备1201098号
主办:中共黄冈市委 黄冈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