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重点工作 > 农产品加工

百舸争流千帆竞 明珠璀璨幸福村

时间:2014-08-20 17:27:44  来源:  作者:

——宜城市实施四个一批工程打造农产品加工强市


  
  滔滔汉江,滚滚北来。
  
  伴随着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宜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汉江流经宜城境内全长59公里,汇纳蛮河、莺河等大小支流十余条,流域面积2113平方公里。作为襄阳汉江黄金水道上的“桥头堡”和“江上门户”,宜城凭借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迅速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集转区和延伸地,江东江西交相辉映,竞显风流,一座现代农业新城呼之欲出。
  
  汉江生态经济带是襄阳的未来,更是宜城的未来。近年来,宜城市果敢先行,抓住“生态”这条主动脉,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乘着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实施的东风,抓基地、兴产业、办龙头、创品牌,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得到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得到强有力地推进。现有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7家,襄阳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6家、襄阳市级36家)。2013年宜城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265亿元,预计2014年上半年产值为115亿元,全年320亿元。
  
  抓生态 大循环模式风生水起
  
  7月8日,宜城市刘猴镇胡坪村药材产业园,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搭建大棚。胡坪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采用订单农业方式在胡坪村建设葛根园、百花园、林果园,一年后,一个7000亩的现代化绿色农业产业园将崭露头角。
  
  宜城,号称“农业小胖子”,在汉江流域水资源的滋养下,农业根基牢、物产丰富,但因为规模小、缺少品牌等原因,难以在市场上形成有效的竞争力。今年以来,宜城立足实际,以“产业相互渗透,资源立体循环”的“产业大循环”模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何为“产业大循环”模式?就是各现代农业企业相互依存,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种植业为现代农业企业提供原料,现代农业企业加工后产生的残渣废料还田或者经过技术处理成为种养殖业的原料,种养殖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再通过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提供的平台进入销售终端,从而在各产业企业之间完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企业发展了,农民受益了。胡坪村八组村民王贵香一家把12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胡坪农业公司,每年有7000多元的收入;同时,他们家有两人又在公司打工,一年可有近5万元的收入。
  
  宜城市农业局局长韩东进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各镇(办)新引进并注册的像胡坪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现代农业公司达到57家,投资总额21亿元。
  
  随着这些以“农”为主的现代企业的入驻,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种植,基本形成了种养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组织合作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的现代化农业格局,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集约·生态·高效”的一体化现代农业。
  
  图为:宜城大山合现代农业有限公司2013年生产值达10.35亿元,销售各类食用菌及制品2.5万吨。
  
  抓龙头 现代化企业百花齐放
  
  走进湖北宜城市农产品加工园,现代气息扑面而来。在宜城市天鑫油脂有限公司,一吨吨花生米上了传送带,一桶桶晶莹剔透的花生油下了线;在襄大农牧公司,一头头生猪上了现代化生产线,一车车冷鲜肉运往全国各地;在盈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包包小麦“吞”进去,一袋袋雪白的面粉“吐”出来……
  
  宜城市突出工业主导,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将“农”字做大、做强,把“农产品”加工做到吃干榨尽,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助推农民增收。一方面依托宜城及周边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紧盯知名农产品加工大企业、大集团,主动上门洽谈,积极“引龙头”,先后有燕京啤酒、上海大山合、万众纱业、新丰粮油、宇帆农产品、楚台食品、北京名仕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宜城;另一方面,全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积极“扶龙头”,先后产生了襄大农牧、楚谷香、天鑫油脂、李方忠、天佐、兴达、甲林、楚大等一大批本土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襄大农牧现已成长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从种苗繁育、饲料加工、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到熟食制品的全产业链企业。该公司目前已形成年产饲料36万吨,年屠宰150万头生猪和5000万羽鸡的加工能力,2013年实现产值87.8亿元,2014年有望突破100亿元。
  
  宜城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不断渗透,基地配套不断紧密,产品结构日趋多样化,由简单的“剥壳”、“挤出”、“磨粉”粗加工,转向分割、即食、休闲等精细加工,初步形成精制大米、食用油、米糠油、纺棉纱等精制品系列,熟肉制品、熏肉制品、腌制禽蛋制品、花生制品等风味食品系列,清真食用油、肉制品系列,香菇、密度板等林产品系列。
  
  抓特色“宜城标签”广为人知
  
  俗话说:人无我有才是致富的法宝。在宜城,这一点再次被证实。
  
  宜城农业人一直有一个观念,抓特色,是迈向现代农业的“最佳密码”。现代农业,说到底是效益农业。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就是竞争力。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正来自于农业的特色。所以,农业要获得更好发展,必须抓特色,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宜城市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板块农业。重点创建“五型”农业(特色型、科技型、生态型、品牌型和创汇型);建设“五大”基地(高产农田、畜禽养殖、食用菌、瓜菜生产、花卉苗木);发展“五大”产业(粮油、蔬菜、畜牧、苗木、食用菌),培养出一批“猪司令”、“鸭司令”、“菇司令”、“菜司令”、“花司令”。
  
  如今,宜城已形成“湖北养猪第一镇——刘猴”、“湖北油料第一镇——王集”、“湖北西瓜第一镇——流水”等一批特色产业大镇,建成了连片种植的45万亩优质水稻基地和3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建成了35万亩”双低油菜“基地和15万亩优质花生基地;建成生猪80万头、牛羊12万头,家禽958万只的畜禽养殖生产基地;建成了年产香菇、木耳2302万袋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建成了10万亩西瓜、8万亩蔬菜的瓜菜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
  
  有一个现象,只要提到“襄大畜牧”、“流水西瓜”、“宏全牧业”……人们自然想到宜城,这些已经被烙上了鲜明的“宜城标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市场优势,不只满足于“人无我有”的静态思维,更持之以恒去探寻“人有我优”的实现途径,宜城做到了。
  
  图为:胡坪现代农业公司5500亩葛根种植基地。
  
  抓精品 品牌商标响誉四方
  
  品牌是农产品走向市场的名片,走向市场的通行证。
  
  近年来,宜城市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民致富的根本,按照建基地、创品牌、树特色、壮规模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通过政府扶持、市场推动、示范带动、群众参与等多种渠道,狠抓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打造了和培育了多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抓精品、创品牌不是一句口号,一条条硬举措相继出台:凡获得国家级精品名牌产品认定的,市政府奖励龙头企业法定代表人现金5万元,获得省级精品名牌认定的,奖励龙头企业法定代表人现金3万元。对龙头企业生产的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奖励企业法人1万元。
  
  有力的行政推动和有效的市场手段,推动宜城市的品牌商标越来越多。目前,宜城市经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有13个、无公害农产品32个(2014年上半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水稻、油菜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面积达到60万亩;宜城市有“襄大”培根、“楚谷香”大米、“楚鑫”花生油、“李方忠”皮蛋、板鸭等50余个产品获得各类农业博览会金奖。这些农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有了显著的区别于同类产品的品牌特征,逐步实现了从“卖原料”向“卖产品”进而向“卖品牌”的转变。
  
  图为:宜城纺织业纺纱能力达100万绽。
  
  抓创新 多元经营主体花开宜城
  
  产业发展,经营主体是重中之重。
  
  2013年,孔湾镇杜岗村凌云蔬菜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白菜、娃娃菜、青皮冬瓜等产品直销大型超市,实现年产值1200万,带动周边1300多农户增收致富。
  
  创新机制,培育多种经营主体,宜城市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多元创办、政府支持、部门指导、逐步规范”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科技服务实体、种养专业大户、购销大户,以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在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做到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农民为载体,“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组织体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一批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多层次、多元化经营的产业化组织迅猛发展,宜城市共有绿鑫、胡坪等现代农业公司5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20个、家庭农场1500个、种养大户5330户,服务范围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农机服务等各个方面,全面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下,宜城市生猪、水稻、油料、小麦良种覆盖率超过90%,并实现产业良性循环发展。如襄大培育出的良种仔猪在全市推广养殖,生产的饲料供应养殖户,并回购成猪,就地采购饲料加工原料,既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拉动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创收,又实现产业良性循环。
  
  图为:襄大农牧公司熟食品生产现场
  
  襄大农牧有限公司
  
  湖北襄大集团旗下襄大农牧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年产饲料100万吨,种鸡48万套、孵化鸡苗1亿羽、商品鸡5000万只、存栏种猪3万头、出栏种猪10万头、商品猪50万头和年屠宰生猪150万头、屠宰肉鸡5000万只。2013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7.87亿元,创利税1.69亿元。其襄大饲料厂、原种猪场、种禽场、孵化场、畜禽屠宰加工冷冻厂的生产规模均居全省前列。襄大牌猪、鸡、鱼系列饲料和鸡苗、种猪、襄大冷鲜肉等产品,畅销鄂、豫、川、湘等省市市场,深受用户好评。
  
  2012年4月,襄大牌系列产品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并公布为“中国驰名商标”。2013年3月,襄大牌猪肉产品被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认证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13年7月,襄大牌培根产品在北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先后荣获最佳形象奖和最受消费者喜爱奖。
  
  图为:襄大农牧公司全景。
  
  图为:襄大农牧公司5000万只家禽生产线一角。
  
  大山合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宜城大山合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宜城经济开发区楚都大道,以加工出口食用菌农产品为主,有员工337人;总资产5236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6911万元;占地面积266亩,拥有建筑面积1060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的冻库。公司生产以“大山合”牌为注册商标的香菇、木耳和香菇调味料系列产品,通过国家卫生注册、欧盟良好农业规范 (EUREPGAP)、HACCP和ISO9001:2000等管理体系认证、获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认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书。产品对外远销欧盟、南非、东南亚、日、韩、美、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均有销售网络。近年来,公司荣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襄樊市50强企业”、“省100强外贸企业”、“林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国家优秀外资企业”、“全国十大食用菌龙头企业”、“省科技创新型企业”、“湖北省食用菌深加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

Copyright © 2015 黄冈市农办 鄂ICP备1201098号
主办:中共黄冈市委 黄冈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8号